武警“淬火——将军关”魔鬼周极限训练( 1 / 12 )

发布时间: 2017-04-14 16:11:29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苑鹏 董道波 郑光傲    责任编辑: 韩淑媛
分享:
 
攀爬峭壁
    中国网新闻4月14日讯(通讯员苑鹏 董道波 郑光傲) “特战先锋,热血男儿,敢打必胜,永往直前……”4月10日凌晨,武警北京总队十七支队特战分队官兵经简短的战前动员后,迅即蹬车,向位于京郊某地的将军关地域疾驰,武警北京总队十七支队为期7天的“淬火——将军关”魔鬼周训练全面展开。
 
    铁淬成钢,剑磨锋刃。 7个昼夜,特战队员人均负重70余斤,先后要完成百余个训练课目、行军200余公里。这是一次体能、技能、心理和意志的极限挑战,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淬火,所有的课目设置都高于大纲,严于大纲。从拂晓晨曦到寂冷午夜,特战队员在险山密林中作战,锤炼了超常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在特战队员眼里永远有敌人,脑子里永远有任务, 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正是如此,先后有8人被评为“优秀特战队员”。 7天的“魔鬼”训练,每天都有数几十公里的长途奔袭,每次奔袭裁判员都会取最后一名的时间计算团体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意味着一个团队不能有任何一个人掉队。高强度的行军,严格的考核方式,特战队员必须彼此扶持,相互支撑,携手到达终点。利剑千锤始成器,特战队员每天都是在晨曦中奔袭、饥渴中磨练,攻坚克难,挑战极限,砺练自我。在历时几天的行军途中,“蓝军”依托有利地形,不断设置山林地捕歼、设卡封控、端黑窝子等战斗课目。特战队员不因山高林密、地形复杂的环境,随意退出 “战斗”,不因时间有限、体能透支而简化实施流程,不因组织难度大、风险系数高而降低标准。从部队营区到京郊野外陌生地域,不设预案,依据环境适时进行导调,这就是対特战队员体能、技能、心理和意志的极限挑战。
 
    11日清晨,天刚亮,队员们就全副武装奔袭5公里。刚到达目的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特战队员就接到“作战命令”。几名“恐怖分子”将携带人质潜入海拔600米的山林,要求特战队员根据提供的情报,并找到相应地点解救人质。接到命令后,分队长余意带领队员迅速“投入战斗”, 边判明地形边研究战术。侦查组依靠植被的掩护迅速靠近制高点,队员黄敬趴在密不透风的灌木丛中一动不动对“恐怖分子”实施歼灭。伪装,潜伏、瞄准、子弹破膛而出,掀起气浪,500米外的靶位被命中。难度层层加码。“纵贯京津冀”是整个“魔鬼周”训练课目中最具挑战性的课目。队员在18个小时内,先后要完成从沙滩搏击、攀岩索降、抗饥饿训练到水路自行转换射击等20余个训练课目,而且还行军25余公里,纵贯京郊北部整个地域。 13日4时50分许,一声紧急集合的哨音在某宿营地响起。那一刻,也是当天 “魔鬼”训练的开始。奔赴郊区、扎进山林,一场“魔鬼周”极限训练如同一场荷枪实弹的反恐作战。长时间的跋涉,有的队员脚起了泡、肩破了皮,仍咬紧牙关、奋勇争先,锤炼自我。在实战环境下摔打磨练,在艰苦条件下挑战极限,在伤痛疲惫中超越自我,行军途中,一次次鼓励;休息间隙谈心交流、一次次交流,向强者敬礼……极大激发了特战队员爱警精武的血性担当潜移默化中激发了队员参训热情。
 
    何新宇是第一次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高强度的训练内容,从难从严的课目设置,激发了这名“98后”特战队员的血性和永不屈服的意志。年龄虽小,志气不小,在每天的全副武装武装奔袭和按图行进训练中,始终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在他心中,艰苦条件下的历练和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考验才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战队员的唯一捷径。
1   2   3   4   5   下一页  


中国网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