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陈锡联的革命经历,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位炮兵司令早在刚参加革命不久,便与“炮”结下了不解之缘。请看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报道——
委任陈锡联为炮兵司令员的命令。资料照片
陈锡联:从“小钢炮”到炮兵司令
回顾陈锡联的革命经历,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位炮兵司令早在刚参加革命不久,便与“炮”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陈锡联刚刚懂事的时候,革命烈火轰轰烈烈地烧到了他的家乡湖北,“革命”“翻身”“共产党是穷人的救星”,这些星星点点的道理在他幼小的心里深深扎下根。14岁那年,陈锡联不顾母亲的阻拦,参加了游击队,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战友们都亲切地把这个虎头虎脑的红小鬼喊作“小胖”。因为冲锋勇敢、胆大心细,陈锡联没少受到表扬。有一次,营长高汉楚在战后讲评中说道:“小胖人小志气大,打仗很勇敢,就像一个小钢炮!”小钢炮是当年红军队伍中最厉害的武器,得到营长这样的肯定,陈锡联乐坏了,从此“小钢炮”的绰号不胫而走,并一直伴随着他的战斗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陆续组建国家党政机构的同时,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的战略决策,并决定组建军委兵种领导机关,以促进各军兵种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领导机构——军委炮兵司令部在北京成立。自此,作为一个军兵种的人民炮兵正式诞生,这也是人民解放军由单一的陆军逐步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实,军委炮兵司令部的筹建工作,早已拉开序幕。1949年12月9日,军委致电四野:“军委亟须建立炮兵司令部,以便开始计划调整与建设正规化的国防炮兵……拟调四野特纵副司令苏进来任炮兵副司令,如何,盼速复。”随即,四野电复军委,表示支持。1950年4月25日,毛泽东亲自签署命令:“兹委任陈锡联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当时,身兼第三兵团司令员、川东军区司令员、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重庆市市长等数项职务的陈锡联,正忙于重庆市全面接管、社会秩序整顿、恢复和发展生产等重要工作,无暇分身。炮兵司令部机关筹建工作的重担,就落在了熟悉炮兵业务的苏进肩头,他领着从各地抽调的20多名干部完成了大量筹备工作。10月21日,陈锡联手头的工作暂告收尾,便马不停蹄地赶赴北京报到。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陈锡联按照“大量发展新的炮兵,同时加强提高老的炮兵”的方针,主持制定发展规划,组织部队改装,组建炮兵院校,进口和研制炮兵装备,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人民炮兵由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的4个炮兵师部、70多个炮兵团和少量炮兵分队、2万余门自战场缴获的种类繁杂的火炮,逐渐发展壮大为陆军最大的兵种,并在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对敌斗争中,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保家卫国的艰巨任务。
正像陈锡联在回忆录中所讲的一样“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我们吃过没有炮的苦头,也尝过手中有炮的甜头”。22岁那年,“小钢炮”陈锡联已经当上了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团长,他带领着3000多人的队伍,在抗日战场上,与日军的第一次交锋中,便以奇袭阳明堡日军机场一战,打响了第129师漂亮的“当头炮”。1937年10月19日夜,第769团负责突袭任务的第3营,趁着夜色潜入阳明堡机场,将成捆的手榴弹塞入敌机的肚子里,随着一声巨响,成排的飞机一架接一架的爆炸、燃烧,顿时整个机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第3营与驻守机场的日军在燃烧的机群间展开殊死肉搏。此时,附近的日军闻讯出动,赶来增援,小鬼子躲在工事里不停用机枪扫射,一道道火舌封锁住突袭队员的退路,几名战士应声倒在血泊之中,就在大家被敌人的火力压住抬不起头时,滹沱河东岸我方阵地上响起了隆隆炮声,在事先布置就位的团迫击炮连的炮火掩护下,将士们迅速脱离战斗,安全撤回驻地。这次行动中第769团共歼灭日军100余人,炸毁了阳明堡机场的全部敌机24架,一段时间内抑制了日军在太原、忻口地区的空中优势,于平型关大捷后,再一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太行山内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信心和士气。
1940年8月,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正太战役中,陈锡联指挥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和第14团的官兵,利用有利地形、凭借第14团迫击炮连的炮火压制,于狮脑山与日军展开了7昼夜的殊死阻击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歼灭日军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