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兵学院的政工课摆在纪念馆,为啥?】
中国网新闻3月2日讯(通讯员强天林)“周总理一生艰苦朴素,廉洁奉公……”阳春三月,在江苏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工程兵学院道路桥梁系的学员。在纪念馆,学员们仔细聆听着讲解员讲述周总理的感人事迹,驻足观看着一张张记录总理生平的珍贵照片,随行的教员叶波告诉笔者,这不是简单的参观见学,而是一次实打实的《军队基层政治工作》课程教学。既然是课程教学,课堂为啥摆到了纪念馆?就在学员们心里犯嘀咕时,叶波教员补充道,徐州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鲜活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能够“盘活”以往枯燥的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为学员带来一堂堂活生生的政工课。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总理汉白玉坐姿塑像,巍巍塑像,一袭大衣的总理正襟危坐,左手扶膝,右手握拳,凝视远方,眼神中透露出和蔼与慈祥,就在此时,叽叽喳喳的学员们突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投去了敬畏的目光。绕过塑像,便来到了纪念馆的主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跟随着一幅幅图文和一件件文物,近距离感受着周总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从考学深造到留学归来,从南昌起义到红军长征,从开国大典到外交捭阖……在纪念馆,一件中山服引得学员们久久驻足,讲解员介绍道,周恩来一生简朴廉洁,一套衣服缝缝补补不记其次依然坚持穿着,就在去世后,穿的也是一件旧的中山服。走出纪念馆,呈现在学员们眼前的是周恩来铜像,铜像高7.8米,暗合着周恩来走过的78的春秋,总理双手叉腰,面带微笑,这是他与工人农民交谈时的习惯动作,一种亲和感迎面而来。在铜像前,学员们右手握拳,面对着鲜艳的党旗和巍峨的铜像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用标准的军礼向周总理崇高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致敬,誓言铿锵,在空旷的广场久久回荡,凝聚成了广大学员们扎根军营、矢志奉献的动力源泉。参观结束后,学员们先后来到了周恩来故居和仿西花厅,走进周恩来早年生活的地方和工作办公的场所,简洁的摆放和朴素的家具,让学员们真切感受到周恩来艰苦朴素的作风。在院子里,种着周总理生平最喜爱的海棠和腊梅,阳春三月微风暖,一簇簇腊梅如一团团火一般盛开,走在庭院里,不禁令所有人想起了电视剧《海棠依旧》的一幕幕画面。“斯人已去,海棠依旧,周总理以中华崛起为己任,为国家操劳,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壮丽一生的故事,就像海棠一样,花开一生,绚烂一世。”学员们在参观后有感而发。
一路的参观见习,一路都是生动的教学课堂。在象征着淮安历史地位的淮安府署,学员们透过斑驳的屋楣,感悟着古建筑的巨大魅力;来到总督漕运公署遗址,学员们通过一件件历史文物,感受着古代先哲们的智慧结晶。“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养料,能让学员补足精神之“钙”,增强文化自信,强化军人的使命担当,让学员在传承中继往开来。”参加活动的该院道路桥梁系主任吴全印感言。红色资源布及哪里,教学课堂就摆在哪里。为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该学院充分发挥驻地红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通过开展“工程兵精神”专题教育、组织学员赴淮海战场、王杰烈士纪念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开展仪式教育、主题宣誓和参观见学等活动,引导官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投身改革强军实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